定位中...
网站导航
搜索 咨询
我的位置:首页 > 财税常识 > 会计实务 > 非流动负债 > 如何计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

如何计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

来源:华审网整理 2022-09-08 503 人看过
如何计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下面由华审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以下通过例题来介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过程:

假设甲公司2020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 000 000元,所得税率为33%,未来税率预计不会发生调整。

1、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1 800 000元,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2 000 000元。相关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税法准予全额税前扣除。

2、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0 000 000元,会计处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当年折旧额64 000 000元,累计折旧额244 000 000元,无减值准备;税务处理采用平均年限法,当年折旧额50 000 000元,累计税前扣除折旧额150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处理不存在差异。

3、企业当年购入准备近期出售的某上市公司股票,购置成本2 000 000元,年末市价2 600 000元。当年未发生派发红利等事项。

4、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26 400 000元,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0元。

除上述事项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另,该企业预计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当期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1、按照当期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

会计利润:10 000 000元

加:工资费用纳税调增额:200 000元(2 000 000 – 1 800 000)

加:折旧费用纳税调增额:14 000 000元(64 000 000 – 50 000 000)

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纳税调减额:600 000元(2 600 000 – 2 000 000)

应纳税所得额:23 600 000元

应交所得税:7 788 000元(23 600 000 * 33%)

借:所得税费用 7 788 00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 788 000元

该分录可理解为: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当年应交所得税,属当期费用,应当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

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

2、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暂时性差异及其递延所得税。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500 000 000 – 244 000 000 = 256 000 000元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 500 000 000 – 150 000 000 = 350 000 000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350 000 000 – 256 000 000 = 94 000 000元

(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表明,企业未来在使用、处置该固定资产时,根据税法的规定,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4 000 000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94 000 000 * 33% = 31 020 000元

(由于该固定资产在未来使用、处置时需依税法规定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即意味着企业未来可少交所得税31 020 000元,由此形成当期期末企业的一项资产)

当期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1020000–26400000=4620000元

(由于企业当期期初已存在递延所得税资产26400000元,因此,只需在此基础上补计至4620000元即可)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600000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2000000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600000–2000000=600000元

(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表明,企业未来在出售该金融性交易资产时,根据税法的规定,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0 0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600000*33%=198000元

(由于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未来出售时需依税法规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即意味着企业未来应多交所得税198 000元,由此形成当期期末企业的一项负债)

当期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98000–0=198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620000元

贷:所得税费用44220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198000元

会计师分析:

该分录可理解为:上述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属于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应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

至于工资费用的纳税调整问题,由于该差异属于原永久性差异,不影响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因此,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计算公式来看,由于相关工资已发放,则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零,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在本例中,当期所得税费用最终确认了3366000元(7788000——4422000),除以当期税率33%得10 200 000元,正好等于会计利润10 000 000元与属于原永久性差异的工资费用纳税调增额200 000元的之和。(需要指出,这样的验算说明只是为了更清楚地反映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原时间性差异及原永久性差异的核算原理及方法,并不表明任何企业任何情况下均可进行如此的简单验算,这是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理论所导致的,也是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实质性区别之一)。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财税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延伸阅读:
暂时性差异怎么理解?
如何计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如何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个科目?
特邀会计师:

手机:17506670013(同微信号,欢迎添加关注)  会计师简介:财务详细>>

在线咨询
    暂无

请问投资境外点心债在报表框架和报表准则等方面与境内报表有什么差异吗

冯路路会计师 18天前回复:

投资境外点心债在报表框架和报表准则等方面与境内报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准则 境内报表:通常遵循中国会计准则(CAS),这是由中国财政部制定的一套会计标准。 境外报表:点心债的投资可能需要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这取决于投资者所在国家的要求。 2. 货币计量 境内报表:通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境外报表:虽然点心债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但在境外报表中,可能需要将人民币折算成其他货币(如美元、欧元等)进行报告,这涉及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3. 信息披露 境内报表:信息披露要求较为详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境外报表:信息披露要求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跨境投资,可能需要额外披露与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相关的信息。 4. 税务处理 境内报表:遵循中国的税法规定,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等。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遵循投资者所在国家的税法规定,这可能导致税务处理上的差异。 5. 审计要求 境内报表:通常由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由国际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标准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 6. 风险管理 境内报表: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 境外报表:除了上述风险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跨境投资特有的风险。 7. 流动性管理 境内报表:流动性管理主要依赖于境内的金融市场和工具。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和工具进行流动性管理,这涉及到不同的市场规则和操作流程。 8. 法律环境 境内报表: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遵循投资者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这可能导致法律环境上的差异。

公司采购物资一批2万多,对方公户没有弄好,请问本公司可以转到对方公司的股东私户上吗?

冯路路会计师 1月前回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方公司公户尚未开设好,公司可能会考虑将款项转入对方公司的股东私户。然而,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合规性问题。以下是对此情况的详细分析: 风险分析:公户转私户的操作可能会引起银行和税务机关的关注,因为这不符合常规的财务操作流程。如果缺乏充分的书面证明和合理的商业理由,这种转账可能会被视为不正当的资金流动,从而导致法律风险和税务问题。 合规性问题:根据中国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公户转私户通常需要有明确的合法用途,如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如果公司将款项转入个人账户而没有相应的合法用途,这可能会违反相关规定。 解决方案:为了避免上述风险和问题,建议公司在进行此类转账时采取以下措施: 获取书面授权:确保获得对方公司股东的书面授权,明确说明转账的原因和用途,并保留相关文件作为证明。 签订协议:与对方公司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或协议,明确约定款项的支付方式和账户信息,并在合同中注明因公户未准备好而临时使用股东私户接收款项的情况。 保留证据:保留所有与转账相关的证据,包括转账记录、通讯记录、合同协议等,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证明转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