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网站导航
搜索 咨询
我的位置:首页 > 财税常识 > 会计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权益法下经过多次购买对子公司有控制权时,购买日的账务如何处理?

权益法下经过多次购买对子公司有控制权时,购买日的账务如何处理?

来源:华审网整理 2022-10-26 249 人看过
权益法下经过多次购买对子公司有控制权时,购买日的账务如何处理?下面由华审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甲公司于2x20年1月2日以2000万元取得B公司10%的股份,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7000万元。因能够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甲公司对持有的该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x21年1月2日甲公司又支付价款17000万元自非关联方处取得B公司50%的股份,从而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另支付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500万元。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2000万元。原10%股份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自甲公司2x20年取得投资后至增资前,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假定不存在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的因素),未进行利润分配,B公司所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增加额为500万元。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购买B公司10%股份和后续购买50%的股份不构成“一揽子交易”。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影响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购买日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投资收益410万元

B.合并报表确认商誉的金额为1000万元 

C.增资前原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840万元

D.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为20200万元

解析:答案:ABCD,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个别财务报表中原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00+(27000x10%-2000)+900x10%+500x10%=2840(万元),选项正确;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投资收益=(3200-2840)+500x10%=410(万元),选项A正确;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购买日新购入股权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3200+17000=20200(万元),选项D正确;购买日合并报表确认商誉的金额=20200-32000x60%=1000(万元),选项B正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财税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延伸阅读:
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事项的账务如何处理?
初始直接费用是什么意思?
年末编制财务报表时,哪些事项需要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项目进行列报?
特邀会计师:

手机:17506670013(同微信号,欢迎添加关注)  会计师简介:财务详细>>

在线咨询
    暂无

请问投资境外点心债在报表框架和报表准则等方面与境内报表有什么差异吗

冯路路会计师 20天前回复:

投资境外点心债在报表框架和报表准则等方面与境内报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准则 境内报表:通常遵循中国会计准则(CAS),这是由中国财政部制定的一套会计标准。 境外报表:点心债的投资可能需要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这取决于投资者所在国家的要求。 2. 货币计量 境内报表:通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境外报表:虽然点心债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但在境外报表中,可能需要将人民币折算成其他货币(如美元、欧元等)进行报告,这涉及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3. 信息披露 境内报表:信息披露要求较为详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境外报表:信息披露要求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跨境投资,可能需要额外披露与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相关的信息。 4. 税务处理 境内报表:遵循中国的税法规定,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等。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遵循投资者所在国家的税法规定,这可能导致税务处理上的差异。 5. 审计要求 境内报表:通常由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由国际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标准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 6. 风险管理 境内报表: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 境外报表:除了上述风险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跨境投资特有的风险。 7. 流动性管理 境内报表:流动性管理主要依赖于境内的金融市场和工具。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和工具进行流动性管理,这涉及到不同的市场规则和操作流程。 8. 法律环境 境内报表: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 境外报表:可能需要遵循投资者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这可能导致法律环境上的差异。

公司采购物资一批2万多,对方公户没有弄好,请问本公司可以转到对方公司的股东私户上吗?

冯路路会计师 1月前回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方公司公户尚未开设好,公司可能会考虑将款项转入对方公司的股东私户。然而,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合规性问题。以下是对此情况的详细分析: 风险分析:公户转私户的操作可能会引起银行和税务机关的关注,因为这不符合常规的财务操作流程。如果缺乏充分的书面证明和合理的商业理由,这种转账可能会被视为不正当的资金流动,从而导致法律风险和税务问题。 合规性问题:根据中国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公户转私户通常需要有明确的合法用途,如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如果公司将款项转入个人账户而没有相应的合法用途,这可能会违反相关规定。 解决方案:为了避免上述风险和问题,建议公司在进行此类转账时采取以下措施: 获取书面授权:确保获得对方公司股东的书面授权,明确说明转账的原因和用途,并保留相关文件作为证明。 签订协议:与对方公司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或协议,明确约定款项的支付方式和账户信息,并在合同中注明因公户未准备好而临时使用股东私户接收款项的情况。 保留证据:保留所有与转账相关的证据,包括转账记录、通讯记录、合同协议等,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证明转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举报